看過很多人詮釋過人生的意義,我最喜歡的就是這句:
『人生像縫補一件衣服。我們是為了修補自己與生俱來的缺憾,改善不合格之處而生的。』
家人的關係、內在性格、外在的條件….我們拿到這件叫做人生衣服,好像都有不少的瑕疵啊!
衣服交到你手上後,要放棄修補、要把破洞越扯越大,還是把缺憾修補成一朵花,都是自己的功課。
/
去年,和又仁吃飯時,他說要開始寫書了。我很好奇他第一本書的主題,他說有好多想寫的東西,也還在思考。
上個月,終於收到他第一本書,看到書名《我娘》,一時還搞不懂書裡會寫些甚麼。
翻開書,一路順著讀下去,書裡十八篇文章書寫他和家人的故事,還有自己成長、求學、求愛的故事。
雖然有些往事讓人不忍、心疼,但又仁用一派優雅態度來敘事,沒有灰暗的沉重、讓人心裡暖暖的。
我邊看邊想:這就是又仁的個性啊
可能是又仁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的背景,閱讀的過程中,文章裡的每段字句都特別的有畫面感,就像在腦袋裡上演著一幕一幕的舞台劇。
閱讀《我娘》,像極了校園青春片,也把我自己帶回學生時期。
/
很喜歡書裡這篇「送餅乾的男孩」。
因為小時候比較陰柔的氣質,又仁常被同學欺負,有個男同學三番兩次挑釁,甚至動手,又仁想要反擊時,他忍了下來;下一秒,又仁走向那個同學,淡淡地說了:謝謝。
又仁的反應,讓他愣住了
隔天第一堂課一下課,那個男同學第一次叫了又仁的全名,揮手要他過去。
男孩說:「這個給你。」 迅速跑走。
他從合作社買了一包餅乾,餅乾的包裝上,貼著一張「對不起」的紙條。
哇!又仁,這篇的文字描寫真的太生動了。
讓人感受到「和解」的美好。
/
還有一段描寫又仁和爸媽的互動非常地感人。
關於性向這件事,又仁和爸媽,也是經過多年的修補,才能互相理解。
“後來和爸媽聊起,彼此都還是會有一絲抱歉竄出,但我們都沒有錯,經過多年,彼此明白沒有誰虧欠誰,重點是如何走到現在,如何同理到能解開這些結。”
“就像他們也曾可愛地對我說:唉呦,我們也是一度都在學嘛!”
/
人生,沒有絕對完美的關係,
是靠著彼此的「理解」讓它趨近圓滿。
在原本的缺陷、遺憾上,修補出一朵小花,
這就是我們存在的意義。
這本書,崴爺推薦。
可以到書局、網路書店買來看看。
#我娘 #又仁 #逗點文創結社
#情人節快樂
🌹🌹